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大型企业首先开启了绿色转型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展,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进程则相对缓慢。《“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绿色集约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也强调应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随着相关制度法规的出现,针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中小企业能否实现绿色转型对推进社会整体的绿色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首先,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世界银行指出,全球中小企业贡献了超过90%的全球商业活动,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就业岗位。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4800万家,贡献了60%以上的GDP 、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财政、科技创新、社会稳定等问题息息相关,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中小企业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一方面,当前国内外中小企业环境足迹普遍偏高,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践行绿色转型的群体。OECD于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中小企业贡献了欧洲工业污染的60%-70%(OECD,2018);《2023中国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则指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排放占全国工业领域排放的46%。
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潜力巨大。首先,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根据2020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对江苏的调查分析,若加强能源管理,中小企业能效可以提高10%~20%。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经济体量小、惯性小,路径依赖更少,中小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将更加迅速。以商业模式为例,中小企业核心商业模式侧重于销售与可持续性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转型更快。另外,有研究指出,绿色工业在新兴市场环境中具有更快的发展空间,而新兴环境对大企业的吸引力是小于中小企业的,例如在英国和芬兰,中小企业分别占清洁技术企业的90%和70%以上。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细分领域,量大面广,且多为大型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中小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产业链绿色化升级的必行之棋。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不仅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细胞,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兼具着重要的责任和潜能。
二、导致中小企业绿色转型不足的内外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程度较低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1)企业自身的转型困境
首先,广大中小企业对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认识不足,自主转型意识还较为薄弱。这一不足源于几个方面:1)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注重短期的经济利润,对减污降碳等相关政策措施的认识和了解仍不充分,企业负责人关注生产经营多,对节能环保重视不够;2)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存在转型悖论:若选择资本逻辑下的市场准则,是对生态、社会乃至人类不负责任,若选择对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企业有可能失去市场现有的地位,甚至由于成本高、利润少而最终破产倒闭;3)缺乏自主转型的动力:中小企业的碳排放成效难以明确计量,其碳减排能力也较难得到客观评价,如此一来,企业在节能降碳上的投入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也就缺乏自主贡献的动力。
其次,一些中小企业即使具备较高的自主减排和转型意识,也往往因为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条件而难以行动。根据2020年欧盟对其成员国12615家企业的调查,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技能和资金约束均高于大型企业。国内也不例外,资金方面,相比大型央企、国企,中小企业在碳核算、信息披露、经营实力、信用状况等方面处于劣势,不易获得相关贷款和投融资的支持。技术方面,虽然中小企业在一些细分行业的技术方面具有“小而专”的优势,但其总体上不如大型企业,特别是在节能降碳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中小企业无论在研发资金投入还是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都面临着较大困难。此外,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减碳获得利润,把减碳可持续地纳入自身经营模式,就需具备较为完善的碳资产管理能力,这对中小企业的领导层、管理能力乃至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外部政策环境不够完善
商道纵横2021年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影响企业对“双碳”目标和脱碳战略态度的外部因素中,“中央和地方‘双碳’法规政策”高居第一位,其后依次是“碳市场价格或碳税税率”“能源或原材料成本变动”“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客户与消费者的偏好”等。由此可见政府政策是最能影响企业态度和发展方向的因素。我国从“十一五”至今发布的有关节能政策的重要文件都是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尽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但由于缺乏更为具体细致的文件进行落实而收效甚微。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尽管提出了“坚持绿色集约,促进协同发展”的原则,但更多的仍然是关注中小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现有政策不足首先与中小企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相对应——政策还未对中小企业形成足够的宣传、引导和约束,如前文所述,不受碳市场和税等相关政策工具的制约,中小企业仍然游离在监管和约束之外。其次,缺乏政策监管与中小企业缺乏绿色发展的动力相对应,环境影响评估和统计监管的困难也使得政府制定政策难有抓手,既无法完全清楚企业的环境影响情况,也难以设定监管指标,从而无法向企业施以足够的压力。
综上而言,中小企业无论是自身内在还是外部政策环境,都缺乏足够的激励。就企业自身而言,中小企业缺乏与绿色转型相关的意识和理念,缺乏获取资金和技术的能力;就企业所处的外在环境而言,外部政策的压力对中小企业的辐射有限,监管也难以执行到位,而且外部政策的不够完善也使得与绿色金融的相关优惠还不够充分,即使中小企业为节能减排有所付出并取得成效也难以衡量并获得认可,从而无法“惩恶扬善”——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
三、如何推进中小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中小企业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小”——单个经济规模和环境排放都小。因为“小”带来了能力不足、信息劣势和核算困难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对症下药,打破“小”的局限。
第一,聚小成大,化个体转型为群体转型。根据一定条件将多个中小企业捆绑在一起,以集体之力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绿色转型。捆绑方式可包括同产业链上下游捆绑、同行业捆绑、同空间捆绑(如同一工业园区)等。
第二,发展绿色供应链,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对大企业全产业链进行监管,使大企业将其压力和先进的理念传导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倒逼中小企业转型。
第三,以更广泛的利益攸关者引导和约束中小企业。除了与中小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也是利益攸关者。一些宏观政策具体落实到中小企业层面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同为微观个体的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更能直接与企业建立联系。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金融企业所要求提高的风险披露和监管水平、消费者所要求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和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更易对中小企业形成引导和制约。
此外,中小企业的“小”带来局限,但善加筹划也可带来优势。中小企业往往因其“小”而较易采取行动和转变方向。当新能源技术发展和数字化经济发展的浪潮来临之时,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一样具有较多前期旧有技术投入的成本而可及时抓住机会,积极实现科技创新,占领技术和市场先机。因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等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优惠信贷和评比奖励政策等,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实现科技创新。
当然,技术层面的革新是最底层的转型,要全面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需要构建“技术(浅绿)- 管理(红绿)-意识(深绿)”三位一体的企业治理体系。技术层面,针对中小企业制定相关贷款、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层面,善于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积极运用碳税、碳市场交易管理工具、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等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积极发动利益攸关者的力量,推动形成金融机构提升风险评估要求、消费者提升产品生态环保要求的市场导向,对企业形成广泛的社会约束力。意识层面,善于抓住中小企业的“牛鼻子”——管理层,针对企业管理层展开宣传、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等工作,产学研相结合,提升企业决策者的环保和创新意识,培育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驱力。
季曦
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专项首席经济学家,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副主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宏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治理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40余篇SSCI/SCI检索,30余篇发表在Q1 刊物。在《人民日报》发表2篇文章。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参编6部。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国家社科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等多项纵向课题。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哲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担任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理事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届Bina Agarwal Prize for Young Scholars in Ecological Economics的国际评委。担任Ecological Economics (SSCI) 期刊Editor,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SSCI)、Economia Politica(SSCI)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以及Environments(SCI)、Social Sciences、《生态经济》等期刊编委。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