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初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方针。李强总理在202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如何具体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数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改革巩固扶贫成效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显著增强,粮食总产量连续七载稳居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显著增长,增幅超过一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生活。截至2023年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入驻的832个贫困县累计销售额超500亿元,助力近300万农户脱贫。全国已成功构建355个县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电子政务外网对乡镇的广泛覆盖,覆盖率高达96.1%。此外,乡村党务、村务等关键信息已基本实现网上公开,确保了信息透明度和可及性。农村改革与区域扶贫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10月,全国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3298.25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79.08万。
(一)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1. 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确保粮食安全自主可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相对于信息化和城镇化进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还略显滞后,存在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效益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到了关键时期。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包括以品种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以农业传感器、大数据和智能化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以及以智能农机装备为代表的农业工业技术。
2. 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发展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面源污染防控进展明显。今后宜继续在节约资源、降低农药化肥使用强度、降低农业废弃物排放、生态保育和提质增效等方面推进,以科学技术为牵引,以具体操作性举措为保障,跟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节奏,继续扩大成效。
(二)注入数字经济动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1. 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为促进乡村信息化发展,需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宽带网络及通信基础设施如信号塔在乡村地区的广泛覆盖。同时,积极推动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并加快5G网络技术在乡村的应用步伐。制定相关政策,比如提供财政补贴、优化网络建设环境、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关注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教育,确保乡村居民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
2. 强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支撑:挖掘本土人才,鼓励外出人员返乡,优化返乡人员发展环境。加大乡村数字经济教育投入,普及相关知识。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强化本土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间的协同合作。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运用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乡村经济的竞争力;能够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乡村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3. 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当地产业的进程:提升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户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发挥引导和支持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建立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户通过数字技能培训,掌握电子商务、智能农业等知识,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例如安徽芜湖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泸溪县通过农村电商销售具有当地特色的椪柑、茶油等产品,打造了泸溪的品牌体系。
(三)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使用权),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
3.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监测方式和程序,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响应。完善帮扶政策,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加强社会帮扶,发挥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二、推动城乡多层次深度融合,促进区域间多尺度协调发展
我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步伐稳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不足20%迅速提升到2023年的66%。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推动城乡融合向更广尺度、更深层次发展。
(一)促进要素双向流动,加速城乡产业融合
1.促进城乡产业双向流动:培育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小城镇以其规模小、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具备灵活调整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这种“小而美”的特质使得小城镇在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专注于发展具有专业化和国际化竞争力的特定产品,小城镇能够利用其小巧的规模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畅通城乡人口自由双向流动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落户程序,并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行政手续,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平稳融入城市生活。同时建立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城市人才和资本入乡。
3.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县域统筹规划,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县镇村联动发展体系,发挥县城作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内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
(二)构建城乡一体规划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推进城乡路网一体化规划设计,优化交通联接,加速县乡村道路及客运一体化。强化道路安全管理,确立乡村基础设施公共属性,建立权责明晰、中央与地方协同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体系。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2. 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积极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拓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打造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网络。通过远程医疗、对口帮扶、专科联盟等方式,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延伸,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能力。
(三)发挥发达地区带动作用,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园区共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通道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提升基础设施密度、连通度和效率。借鉴成功模式,加快合作建设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的园区。建立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创新资源共享,如共建研发中心、技术转移平台等,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2.推动政策协同与制度创新:协调区域内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区域内政策一致性。改革财税体制,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共享。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破户籍限制,建立统一人才评价体系推进市场一体化,消除行政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三、结语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在保障粮食总体安全的基础上,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区域间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王耀璟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劳动和教育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期刊和报章。担任《经济学(季刊)》、《经济科学》、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 China and World Economy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