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对外开放面临市场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和新型跨境数据流动等多层次、多维度格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进出口”以及作为其核心实践机制的21个自贸区、自贸港,15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对未来的工作建议中明确提到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一、中国进出口联动机制的贸易和产业价值
经典贸易理论共同认为:无论进口还是出口,贸易都会带来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在近些年的外贸实践中,进口贸易成为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引进优质产品的重要渠道,中国已经建立了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进口示范区”),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进口主题的盛会。
今年美国、欧盟经济增长预期黯淡加重了中国出口的预期压力,同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为进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已经开始运作并且在不断发展,依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在已有的合作框架中货币合作得到强化。进出口联动有助于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同时有效化解输入性金融风险,实现促稳提质的发展目标。
二、中国自贸区的提质升级与进出口联动的实践机制
今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基本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围绕自身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3.2%,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吸引、集聚功能凸显。自贸区已成为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和开路先锋,推出了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了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率先实施了“证照分离”,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体制改革,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设了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等。目前,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国企改革等方面,促进了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自贸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高端产业不断集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要是以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具体突出“三个提升”:
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提升。聚焦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改革试点措施,选择自由贸易港和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二是市场准入水平要提升。重点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自贸试验区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要进行压力测试。下一步,还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服务贸易领域,出台自贸试验区和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跨境服务贸易管理新模式。
三是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上要提升。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统筹协调,增强先行先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顺应当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进一步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制度集成创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自贸区与跨境电商“双试点”已经进行了八年,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成为连接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有效渠道。克服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外贸运行稳中有进。去年外贸外资再创新高,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亮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迈出新步伐,多双边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RCEP生效实施,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组正式成立。
三、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与进出口联动的实施框架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贸易方面,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在投资方面,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在工程建设方面,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过了一半。“一带一路”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稳中提质的进程中,还将持续发挥提质量、拓领域、优项目、搭平台、强保障的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中国已经建立26个跨关境自贸区,初步建成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的网络。2022年中国与自贸协定伙伴的进出口额达到14.2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7%,占外贸总额的34%。特别是2022年启动的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对中国外贸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的出口增长17.5%,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6%。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加入以CPTPP和DEPA为代表的高标准经贸协定,中方与CPTPP的成员进行了不同层级的、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与DEPA成员也进行了非常好的沟通。DEPA协定的成员2022年8月18日已决定成立中国加入的工作组;11月,DEPA的三个成员方和中国举行了四方部长级会议;12月四方召开首席谈判代表启动会。另外,中国非常重视亚太自贸区建设,在APEC框架内支持推动一些工作计划,推动亚太自贸区向前迈出更多步伐。
四、结论与前瞻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进出口作为统筹中国外贸发展的综合考量,在未来工作建议中也明确指出继续发挥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2022年中国外贸再创新高,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2023年3月8日,中国正式向《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保管机关荷兰外交部递交加入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公约》。11月上旬,《公约》将在中国生效实施。入约后,有意向中国投资、出口的外国企业无需为商业文书办理领事认证,中方超过70%的出口贸易所涉商事文书亦将因此受益,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当前中国正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与进出口密切相关的部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必将从综合治理和制度保障方面更好地促进中国进出口联动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是中国进出口联动机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李权
世界经济专业美国信息经济方向博士,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委员,2009-2010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和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联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下赴美国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任教。自1996年在学院任教以来,一直主要从事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担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主干基础课“国际贸易”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国家“985”重点项目“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改革”,在《国际贸易》、《经济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优秀共产党员、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优秀教学奖、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树仁学院教师奖”(香港地区)、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桐山奖教金(日本)、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花旗银行奖教金(美国)、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国家级规划教材奖等奖励。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