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下午,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主办的“中国百所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论坛”之分论坛四在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302会议室以云端对话方式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李小平教授担任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金融系主任王一鸣、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助理吴泽南担任联系人。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分论坛
本场分论坛的参会嘉宾有:中央财经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党委书记郭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副院长李石强、云南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党委书记梁双陆、哈尔滨师范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马书琴、山东财经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谢申祥、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原雪梅、南京邮电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岳中刚、北京物资学院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张国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院长张建武、山东理工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张志新。
郭冬梅认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慢慢探索的长期工程。她就如何构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学术评价体系从“重量不重质”向“控制量提高质”转变,在评优和评职称的过程中以代表作为考核标准;第二,构建全面性的制度体系,包括工作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学术诚信制度等,加强基本制度性建设,为科学评价体系提供底层支撑;第三,衡量学术价值,一要立足于中国实践、中国问题,讲中国故事;二要传导服务社会的学术价值,树立学术道德,构建学术荣誉体系,引导遵守学术界的规则和原则。
梁双陆谈到当前正处于旧的学术评价体系被打破、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在构建的时间节点,讨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量为主、不注重质”的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同时,他就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破五唯”不代表不要论文,而是要改变仅靠论文的现状,在论文的基础上关注更多的其他成果,譬如地方发展决策咨询成果、高质量著作等。第二,建立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既要体现科研水平、理论创新,又要体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第三,统筹协调标准和创新两者的矛盾,打破标准评价体系对经济学范式的固化,鼓励师资队伍创新,激发师资队伍工作热情。
李石强指出,学术期刊发表作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标准,在未来长期内较难改变。现阶段各高校施行的代表作制度仍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时,他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未来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方向分享了三点经验:第一,确定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间的转化标准,以三年为周期,两者总工作量达到标准即可,两者结构不做约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调节。第二,具体到科研方面,关于发表和教学的分级,包括期刊分级、课题分级以及专著评价,沿用现有各高校使用的标准。第三,具体到教学方面,积极响应教育部在教学方面推行的改革。
马书琴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分享了三点看法:第一,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对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边远省份重点大学非常重要,但缺少制度性约束措施,改革很难落实,学校无法受益。第二,哈尔滨师范大学仍旧沿用原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学生培养和教师评职称的过程中论文发表要求较高,教师无法把精力更多地用在教学和地方经济服务上,迫切希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推行落实。第三,学术评价应该重在质、重在创新,而不是重在量,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不应拘泥于标准化和一致性。
谢申祥指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对省属高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他结合山东财经大学现阶段实行的相关创新性举措,分享了自身的三点感受和体会:第一,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旧的评价体系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时代,应该“破五唯”,全面综合地评价学术。第二,要重视教学,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第一要务,应该将教学投入和业绩纳入学术考核体系进行综合考虑。第三,对于不同年龄段师资群体的考察侧重点要有所区别,应将年龄较大教师在团队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成果,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中。
原雪梅结合分论坛主题分享了以下三点看法:第一,在设定学术评价标准时要注重创新问题,建立多维的学术评价体系,杜绝单一衡量标准,激发教师群体创新积极性。第二,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元的、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应该与高校的职能和使命密切关联,科学研究不能单一地关注学术水平,而要服务于教学、社会和文化。第三,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和师资队伍是密切相关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否全面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决定了高校是否能够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结构,应该因人而异形成分类的学术评价体系。
岳中刚认为既要肯定学术评价体系逐步演变的事实,又要肯定旧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历史功绩。由于目标不同,不同类型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他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的做法,谈到职称评审和考核机制中的三个结合:第一,分类与量化的结合,在职称评审和年度考核时,将教师群体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和社会服务型四个类别,分别进行考核。第二,数量与质量的结合,既注重论文的数量,又关注论文的质量,同时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相关发表纳入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第三,教学与科研、公共服务的结合。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竞赛获奖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最后,岳中刚指出了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过程中存在的两点困难:第一,量化考核导向导致学科建设、公共服务方面薄弱。第二,由于学术评价考核事关教师群体切身利益,很难增加主观评价。
张国胜在发言中分享了“破五唯”的经验。北京物资学院把科研成果分为五个类别,除科研传统项目,智库、批示、发明专利等也都包含在科研成果中。与科研相对应,教学同样分为五类,涵盖了校级、市级、国家级等,具体评价标准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撰、学生指导等。他指出学术评价体系要解决需求与供给的错配,把需求具体化。从需求端看,目前要求过于泛化,没有根据不同的需求目标来制定标准,进而造成供给端过于粗放。此外,张国胜认为不同高校间的教授数量不具备可比性,不同学校的发展目标不一样,与之相应的职称评价的标准也应该不一样。同时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目前学位、学科评估中报表文化和形式化比较严重,没有真正反映出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形成系统化、高效化的评价机制,甚至可以建立起惩罚机制,对于没有达到评价体系的教师给予降级处分。最后他谈到要分清主次,不搞一刀切。物资学院作为小而精的特色学校,主要问题出现在“唯论文”和“唯项目”上,未来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引导论文发表的方向。
张志新提到山东理工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面临的两个困难:一是引进难,一些优秀的博士生不愿意选择山东理工大学;二是淘汰难,即便考核不合格,也难以处理。李小平对此回应道,这两个问题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他认为非升即走是破解淘汰难的一个办法。
最后,李小平分享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学术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做法。一是论文发表重质而不是量。学校要求有三篇代表作,文章、项目、专著都包括在内。二是鼓励老师坐“冷板凳”。重点奖励大家公认的国际国内的顶刊,一般的权威期刊不奖励或者少奖励。三是国际期刊与国内期刊同等待遇。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研究有中国的现实背景和本土特征,另一方面国内外期刊发表难度趋同。四是教学评比的相关做法与经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评比的方式采用分类评比,即小学科内部评比,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并不交叉评比。评比类型共分为三类: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科研型。五是全校从2020年实施“非升即走”政策。具体采取“3+3”法,一共六年,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通过考核之后就可以转为事业编制。同时,李小平认为,总体看,“非升即走”政策利大于弊。有益的一面是可以督促青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带动学校整体科研氛围,有弊的一面是学校在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依然经验不足,一刀切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由于仍有部分院校没有实施考核制,青年教师更愿意选择那些尚未采取“非升即走”政策的学校。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杨盈竹
美编:初夏、鱼尔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