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73讲“自然灾害、宗教冲突与文化形成”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此次讲座共吸引了海内外三百余位学者参会。
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经济史学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厦门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梁若冰教授主讲,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经济史学系张越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山东大学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陈强教授担任与谈人。
梁若冰教授演讲中
讲座伊始,梁若冰教授介绍到,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两篇文章展开,其一有关自然灾害与宗教冲突,其二有关自然灾害与文化形成。他指出,这两篇文章讨论的问题虽有不同,但涵盖的内容具有相似性。
首先,梁若冰教授介绍了《气候冲击与晚清教案》这一篇文章,该文章探讨了气候波动对于晚清教案发生的影响。他指出,国际期刊重视研究气候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一话题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梁若冰教授介绍了该文章的写作动机和历史背景。我国清朝末年是外来基督教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接触逐渐密切而摩擦日趋剧烈的时期。早在21世纪初,即有许多学者发现宗教行为背后存在着一些经济动机,尤其是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冲击可能对宗教活动产生影响。而在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小农生产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自然灾害往往与社会不稳定、骚乱同时发生。从理论角度而言,个体之所以在受到气候、经济冲击时参与冲突,既可能是因为经济冲击降低了冲突的机会成本,也可能由于宗教组织能够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提供类似于俱乐部公共品的帮助,参与宗教组织的个体更可能进一步从事极端的宗教活动。
随后,梁若冰教授介绍了1842-1911年期间教案发生的时空特征。从时间上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传教限制的解除,教案数量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而1899年义和团运动开始后,教案数量大幅上升,直到辛丑条约后才下降。从空间上看,清末教案多发于直隶、山东、四川及沿海省份。关于教案发生的解释,他总结到,传统解释主要关注文化冲突、传教侵略和经济纠纷几个角度,但上述解释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忽视了灾害与饥荒等经济冲击对教案的影响。
梁若冰教授介绍了该文章采用的实证方法和数据。该研究采用possion估计来分析气候冲击对教案的影响,文章使用的教案数据主要来自赵树好(2001)根据《清末教案》、《教务教案档》等资料整理的清末教案数量。在加入气候条件的滞后项后,回归结果表明,滞后两期的气候情况对教案的发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采用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估计、替换变量数量等操作后,结果依然稳健。在接下来的机制分析部分,他通过检验极端气候对粮食收成与价格的影响、粮食收成与价格对教案发生的影响,发现回归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气候冲击可能是通过减少粮食收成、抬高粮食价格而作用于教案发生的。
为了检验前文提到的气候冲击影响宗教冲突的理论假说,即机会成本假说和俱乐部公共品假说,梁若冰教授分别检验了气候冲击对1901-1911年民变发生的影响,以及气候冲击和地方各教派、进士等群体的交乘项对教案发生的影响。他指出,气候冲击确实降低了冲突的机会成本而更易造成社会骚乱,而地方进士数量越多对气候冲击的抵消作用越大,这部分实证结果表明机会成本假说能够解释清末教案的发生。
最后,梁若冰教授总结了该文章的主要发现。该文发现气候冲击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价格有显著影响,而对教案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由于粮食收成下降与价格上升对教案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推测经济因素是导致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受制于数据等条件,该文还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梁若冰教授详细讲解了《自然灾害与文化形成:基于黄泛区的研究》一文。该文主要探讨自然灾害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他介绍到,在学术界,制度与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制度与文化的形成、持续与演进,其中有一部分文献关注自然环境、气候与灾害这类外生冲击的影响。而将黄泛区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黄泛区在中国历史与文化形成上的重要性,以及黄泛区符合断点回归设置的必要条件。
随后,梁若冰教授介绍了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黄河下游自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平均3年两决,百年一改道。河道摆动和泛滥波及的范围地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五省,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黄河不断的决口、改道、泛滥,深刻地影响着中原地区的自然与社会。而该文主要关注的文化变量包括女性地位、信任感和宗教观。已有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往往使女性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而自然灾害对信任感则有正反两方面不确定的影响;它还会增加人们对神的敬畏,从而促进宗教信仰的形成。
在实证检验部分,梁若冰教授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断点回归模型和主要数据来源。在回归结果部分,他发现,黄泛区内的县市有更高的男性偏好,更缺乏对他人的信任,但信任政府机构与组织,更信仰宗教但排斥外来宗教。这一结果在若干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在进一步讨论中,梁若冰教授利用黄泛区对明清与民国时期文化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他指出,黄泛区县市在清朝有更少的守节妇女,相应的妇女劳动参与率也可能更低;通过考虑1938年黄泛区的影响,即控制民国时期文化的影响,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最后,梁若冰教授指出,自然环境、气候与灾害对于人类社会的文化、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黄泛区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区内外居民在性别观、宗教观与信任感等文化特征的差异,揭示了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长期文化影响。
讲座结束后,各位与谈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陈强教授认为,关于自然灾害与教案的研究,可以基于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单独识别因为经济因素发生的教案。此外还可以应用府级数据进行更细致的检验,并提供一些微观案例,为中间的作用机制提供更信服的细节。关于黄泛区的研究,他还指出,可尝试使用非参数断点回归方法,以及对内生分组问题增加一些讨论,增加一些机制的检验。他认为,这两项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周建波教授认为,自然灾害一般而言容易促进宗教的传播,因为灾荒时期往往是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展现自己能力的时期。近代基督教即由于其宣扬超血缘的博爱、带来近代工业文明,而体现出比较强的救灾能力。此外,女性在自然灾害中受到的伤害更大,包括被作为避险手段而卖掉,所以丁戊奇荒中江南义赈特别强调对被鬻卖的灾妇的代赎。最后,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进士这一群体在应对外来宗教时的作用,他们既可能成为排斥外来宗教的先锋,也可能因看到了外来宗教的优点而率先接收外来宗教。
[图片]
供稿单位:经济史学系
供稿人:汪欢颜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