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典文献研读》是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教学改革项目支持课程,以小班教学、专题研讨的方式带领学生研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特别关注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相关的重要研究。课程由13个专题组成,每一专题聚焦一位或多位知名学者的多篇具有较高引用率并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文献,并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顶尖学者走进课堂,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交流,以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经典文献的方法与脉络并开展进一步研究,增强学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能力、审美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课程主持教师为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董志勇教授,他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团队荣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称号,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董志勇教授现任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院长、《经济科学》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系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专题十三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地点:地学楼318
特邀嘉宾:张维迎教授
张维迎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在牛津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Mirrlees和产业组织经济学家Donald Hay,主攻产业组织和企业理论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张维迎教授还参与了北大国发院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立,是六位联合创始人之一。张维迎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8年入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最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本专题聚焦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邀请张维迎教授进行线上分享与交流。课堂上,张维迎教授以自己的企业家研究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企业家问题的研究背景,并对三个研究阶段进行了深入阐述:1983-1989年从企业家精神看经济社会变迁和观念转变,1990-2008年打开企业黑箱从企业家精神理解企业制度,2008-2019年从企业家决策和职能角度理解经济增长和市场运行。同时,他基于企业家的研究视角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张维迎教授线上进行分享
(一)1983-1989年:从企业家精神看经济社会变迁和观念转变
张维迎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企业素质的核心是企业家的素质》中指出,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与经理不同,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之一,缺乏冒险精神是中国企业领导人的“通病”;在1984年发表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中指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国王”,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实际上,在张维迎教授研究企业家之前,人们认知企业家的三个背景是传统文化不重视企业家、主流经济学没有企业家、计划经济否定企业家。随后,他在1985年发表《企业家与观念现代化》,企业家的角色逐渐被承认。基于“我们需要企业家而不需要资本家”这一问题,张维迎教授从1986年就开始探索企业家与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
(二)1990-2008年:打开企业黑箱,从企业家精神理解企业制度
张维迎教授从1990年开始在理论上探讨资本主义企业的逻辑起源,建立了“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并将企业理论应用于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企业家精神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从资本主义企业的逻辑起源来看,企业是一个合作组织,假定努力和企业家能力是难以观察的,企业面临着如何激励每个成员努力工作和如何保证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人负责经营决策这两个基本问题。可以证明,让负责经营决策的人拿剩余可以使得激励损失最小,资本雇佣劳动有利于保证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人控制企业。同时可以推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制度,就失去了企业家的自选择机制,企业家队伍就会“滥竽充数”。从企业家精神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他指出,“放权让利”改革可以解决经营者的短期激励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长期激励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没有办法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即没有办法保证企业是由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经营,原因在于政府官员选人的标准与股东不同。
(三)2008-2019年:从企业家决策和职能角度理解经济增长和市场运行
张维迎教授在2000-2008年对于企业家与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以经理人为中心,即如何防止经理人腐败,但是他认为企业家选择比激励更重要,应该建立“以企业家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六个理论误区。张维迎教授在2008-2019年从企业家决策和职能角度理解经济增长和市场运行,将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和市场理论统一起来,探讨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以企业家为中心的“斯密-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并阐述了企业家与市场过程理论。他认为,市场是知识的创造、发现和应用的过程,知识在本质上是分散的、主观的、难以集中使用的,而企业家精神是市场有效、有序运行和不断演化的关键,不理解企业家精神就不能理解市场,不理解企业家精神就不能理解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不理解企业家精神就不能理解产业政策为什么注定失败。
在介绍完自己的企业家研究历程之后,张维迎教授对于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企业家决策不是满足约束条件下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企业家不以利润为唯一目标;企业家不能完全听命于投资人;企业家不是“好员工”,不是被别人摆布的人。同时,他阐述了自己对于市场经济的新的理解。之前的理解是市场可以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而现在张维迎教授认为市场最大的好处是让野心勃勃、有强烈权力欲望、追求流芳千古的理想主义者,只能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欲望,不至于因为非理性行为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他最后谦逊地表示,自己研究企业家36年,觉得自己最近几年才真正彻底明白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企业家是市场的灵魂、经济增长和企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这体现出张维迎教授长期坚持、延续传承和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与研究理念。
图片 随后,董志勇教授指导同学们一起梳理研读本专题的相关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讨。同学们围绕张维迎教授博士论文中的三个理论模型及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关于经营者和生产者谁来委托谁来监督这一问题,张维迎教授认为把委托人资格(委托权)分配给经营者是最佳的,因为经营活动主宰着不确定性,而且经营者的行为更难以监督。关于谁应该成为经营者这一问题,在给定假设之下,张维迎教授证明了当且仅当一个人的经营能力大于其临界经营能力时才会选择做企业家,个人临界经营能力是个人财富的增函数,个人做企业家的临界经营能力是其潜在借款人成功的期望概率的增函数,一个意愿企业家的期望经营能力是他的个人财富的增函数。基于上述契约理论框架,同学们对公有制经济中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张维迎教授认为以国有股为主导的公司化改革不能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因为官员有权力选择国企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且不必承担任何后果。
文献梳理
最后,董志勇教授对本次研讨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张维迎教授在企业家研究领域的原创性成就,并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重要的时代命题,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密切相关,但是目前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完善,仍然处于探索之中。董志勇教授鼓励同学们保持批判性思维,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解答时代重大命题,展现时代青年担当。
本专题相关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格致出版社, 1995.
[2]张维迎,吴有昌,马捷.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04):10-20.
[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09):3-15+53.
[4]张维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J].经济研究,1998(07):4-15.
[5]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J]. 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出版社, 1999.
备注:如其他高校教师需要本课程PPT等材料,请与董志勇教授的教学团队联系。
供稿单位:经济学系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