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2020年社会保障理论务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十四五’期间的目标与重点”。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
郑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十四五’社会保险的三大挑战:低覆盖、双轨制和长期难持续”。他在发言中谈到,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预期在“十四五”时期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几个艰巨挑战:一是低覆盖,二是双轨制,三是长期难持续。
第一个挑战是“低覆盖”。《社会保险法》要求社保“广覆盖”,十九大要求社保“覆盖全民”,但是我们在社会保险的若干重要领域(如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不仅没有做到“广覆盖”、“全覆盖”,而且呈现“低覆盖”的状态。2019年末,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5474万和20543万,分别占城镇就业人员(44247万)的57.6%和46.4%,这意味着一半左右城镇就业人员未被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如果看农民工的数据,则覆盖率更低。大量城镇就业人员和农民工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形态出现新变化,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且不断增长。在“十四五”时期,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风险是直接纳入现有的工伤保险予以解决,还是探索开展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如何建立将更多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的有效机制?这些都是“十四五”时期实现“社保全覆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个挑战是“双轨制”。十九大要求社保“统筹城乡”,但在我们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双轨制”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就是双轨,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是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的20.6倍,差距十分显著。再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虽然在制度设计上已经并轨,但由于第二支柱职业年金的强制性和企业年金的自愿性,使得本质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仍是双轨运行。又如,2016年启动试点、2020年扩大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其制度基调也是双轨——政策规定“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相较之下,在社保制度较为健全完善的国家或地区更为常见的做法是建立统一的基本社保制度覆盖全民,双轨制是比较少见的。之所以说“双轨制”是巨大挑战,是因为这些“双轨”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如何破解,目前很难看到清晰、有共识的改革思路。
第三个挑战是“长期难持续”。《社会保险法》和十九大都要求社保“可持续”,但是近年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长期难持续的苗头日渐显现。“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延续人口老龄化、经济新常态、民生补短板等趋势和特点。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比的提高,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减税降费的常态化,民生补短板意味着社会保障的水平将继续提高,这“两升一降”给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2020年新冠疫情触发的“社保免减缓”,更是令社保基金雪上加霜。2019年末基金结余5.46万亿元,看起来规模不小,但是因为每年基金支出规模也很大,所以5.46万亿元也仅相当于13.3个月的可支付期限,而2020年新冠疫情仅养老保险“免减缓”就减费1.5万亿元,如果考虑人口老龄化急剧深化的现实,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中长期形势更加令人担忧。
据悉,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起点,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走向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严格遵循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着眼宏观、谋划长远,解决关键问题,真正实现制度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供稿)